家
风
故
事
杨震,东汉名臣,以品德高尚被世人誉为“关西孔子”。“天知、地知、你知、我知。”就是他的名言,因此又被称作“四知先生”。杨震为官清廉,不谋私利,始终以“清白吏”为座右铭,严格要求自己,“不受私谒”。
杨震廉洁文化教育基地
杨震五十岁被举荐入仕,四次升迁后为荆州刺史、东莱太守。一日,杨震在赴任东莱太守的途中路过昌邑县,昌邑县令王密是杨震的学生,经过杨震举荐才进入仕途,听说恩师到此,便来到驿馆拜见。故旧相见,自然格外亲切。一番寒暄过后,王密从随身携带的行囊里,拿出沉甸甸的一包东西,递到了杨震面前,里面竟是十斤金子的厚礼。
展开剩余66%杨震暮夜却金
杨震看罢脸色一沉,说道:“我和你是故交,关系比较密切,我很了解你的为人,而你却不了解我的为人。”王密说:“现在深夜无人知道。”杨震说:“天知、地知、我知、你知,怎能说无人知道呢!”受到谴责后,王密十分惭愧,只好作罢。
进入官场后,杨震为使儿子养成勤劳吃苦的习惯,常带着他们一起去后院种菜。后来杨震就任司徒,月俸可观。但他富不忘俭,对子女的要求严格如前。儿子去太学读书来回,不许乘车只能迈开双脚,平日里衣无锦绣,食不重肉,常年家常便饭。一天,小儿子身体不舒服,要坐杨震的马车上学,杨震不允,说:“这是朝廷拨给我这个司徒用的专车,并非私车,你不应享用。”结果自己出钱租了一辆马车,将儿子送去太学。
杨震廉洁文化教育基地“杨氏家风文化”展厅
一次,有朋友入京议事,顺便登门看望杨震,见杨震住所狭小而且简陋,敬佩之余说:“司徒家中人口众多,房子却那么小,又已门窗蛀蚀,灰墙斑剥,何不另造新宅?”杨震摇头道:“就拿京师之地来说,尚有不少人家风雨难遮,我一家老少得以安居于此,已心满意足,不敢再有奢求。”友人又说:“依常理而言,身为父母者,攒积家产以传子孙理所当然,无可非议。”杨震莞尔一笑:“古有明训,传子以金不如传子以德,人遗子孙以钱财,吾遗子孙以清白吏美德,这份遗产,丰厚之至!”
在杨震的言传身教下,子孙个个生活简朴、为官清廉,五个儿子都以“清白吏”而誉满天下。其风范和品行对后世影响深远,成为杨氏家族恪守和传承的主要家风和祖训,形成了鲜明的家族文化特征,为杨氏家族提供了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。他的清白家风对医治贪腐病症,也是一服超越时空的济世良方。
发布于:北京市成都股票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