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界正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,一个崭新的多极世界秩序正在孕育之中。 旧有的,由西方主导的单边主义体系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挑战,而金砖国家暂停扩员的举动,正预示着这场深刻变革的加速到来。
拉夫罗夫在北京的强硬声明“谈不拢就别谈”,如同一声惊雷,打破了外交辞令的虚伪和谐,清晰地宣告了中俄两国与旧秩序彻底决裂的决心。 这并非孤立事件,而是与金砖国家近期的一系列战略决策密不可分,共同构成了对现有国际格局的强力冲击。
美国对俄罗斯发出的最后通牒,以及随之而来的严厉经济制裁威胁,本意是孤立俄罗斯,却适得其反,反而促使中俄两国战略合作进一步深化,形成“压力越大,粘合越紧”的局面。西方的制裁大棒,成为了中俄深化政治、经济和安全领域融合的催化剂。 中国每天从俄罗斯进口价值高达6.7亿美元的能源,足以满足1.3亿中国家庭的全年天然气需求;“西伯利亚力量2号”天然气管道项目则进一步巩固了两国的能源合作,构建起一道坚实的“抗压墙”。面对美国的制裁威胁,中方以“不予讨论”的强硬回应,展现了底气十足的战略自信。
展开剩余74%金砖国家暂停扩员,其深层原因在于对战略风险的考量和对成员国忠诚度的严格要求。 此前,超过30个国家表达了加入金砖的意愿,但金砖国家并非一个可以随意进出的俱乐部。 暂停扩员,实质上是对那些试图在不同阵营之间“骑墙”和“投机取巧”的国家的严厉警告。土耳其在申请加入金砖的同时,却扣押俄罗斯运粮船并参与对中国科技企业的制裁,这种“脚踩两只船”的行为,直接导致了其申请的搁浅,也印证了拉夫罗夫“反复横跳,终将被抛弃”的预言。阿根廷新政府的亲美转变,也为金砖国家敲响了警钟,突显了战略互信的重要性。 这一决议旨在“清洗”战略杂质,确保成员国之间的高度战略互信,巩固金砖国家的核心价值观。
金砖国家早已不是昔日被戏称为“泥砖俱乐部”的松散联盟。 如今,其拥有全球45%的人口和37%的经济总量,经济实力足以与G7抗衡。 暂停扩员并非保守或退缩,而是为了更好地整合内部资源,提升整体实力,为构建更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奠定坚实基础。
金砖国家暂停扩员的决定,也与“去美元化”的全球趋势紧密相关。 美元长期占据国际贸易和金融的主导地位,但随着金砖国家等新兴经济体的崛起,“去美元化”的呼声日益高涨。 巴西总统卢拉多次呼吁建立新的国际货币体系,以摆脱对美元的依赖。 美国试图通过威胁加征关税来遏制“去美元化”,却反而加速了金砖国家构建自身支付体系——金砖支付系统(BRIPS Pay)——的步伐。该系统目标覆盖159个国家,并逐步实现本币结算。
拉夫罗夫此次访华,与中方共同商讨加强两国在能源、金融等领域的合作,应对西方制裁,正是这一战略转变的重要体现。人民币在俄罗斯进口商品结算中的占比不断上升,两国贸易额持续增长,这些都进一步巩固了两国的经济合作关系。
金砖国家暂停扩员,并非发展的终结,而是新的开始。 它将更加注重内部整合,提升整体实力,并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。 当然,金砖国家也面临着沙特与伊朗的矛盾、印尼的海洋战略诉求、埃塞俄比亚的债务问题等内部挑战,以及BRIPS Pay建设的技术和政治挑战。
然而,金砖国家的发展前景依然光明。 随着内部合作不断深化,以及与更多新兴经济体的合作,金砖国家有望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和国际秩序变革的重要力量。 华尔街的焦虑、土耳其的外交困境,与金砖国家内部的稳步推进形成鲜明对比。乌拉圭加入金砖新开发银行,印度顶住压力坚持不参与对俄制裁,这些都表明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选择与西方单边主义“彻底决裂”。
金砖国家暂停扩员,并非游戏结束,而是新时代的开端。 它向世界宣告,这是一个不容政治投机和战略骑墙的时代。 拉夫罗夫在北京的强硬表态,是西方霸权体系上空敲响的警钟,标志着多极世界秩序的加速到来。 中俄联手,正一砖一瓦地构建一个由真正多元力量共同塑造的更加公正、合理、可持续的国际秩序。 这不仅是力量的转移,更是价值观和发展模式的深刻变革。 世界正站在十字路口,旧秩序正在瓦解,新秩序正在形成,金砖国家代表的新兴力量,正为世界带来新的希望和机遇。让我们拭目以待,共同见证这个伟大时代的变革。
"
发布于:四川省成都股票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