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是农历八月十六日,民间俗语有云:“十五的月亮十六圆”,今年的月亮最圆时刻就是八月十六日十一时四十八分。农历八月十六日,中秋余韵尚浓,月色依然美好,甚至比农历十五还要更好,依然是人们悠闲赏月的好时光。还有些地方是农历八月十六日过中秋节,浙江宁波人方言:“立秋西瓜祓祓秋,八月十六度中秋”,过中秋宁波人很任性,不过农历八月十五,而是过农历八月十六。今天农历八月十六日,记住“吃三样,做一事,忌一事”习俗,安康过仲秋!
一、吃三样
1、吃酥皮
作为中秋节最具代表性的食物,八月十六日仍会延续食用。有些地方把农历八月十六日看得比十五日还重要,如浙东各县,多以十六日夜为中秋,摆设果品糕点,亲友团聚,以观月华。
展开剩余83%食材:水油皮材料:中筋面粉150克,细砂糖25克,玉米油 25克,开水60克。油酥皮材料:低筋面粉120克,玉米油50克。紫薯馅材料:紫薯泥250克,炼乳30克,椰蓉20克,牛奶30克。
做法:1、将水油皮的材料全部混合在一起,揉成光滑面团,植物油的面团很好揉,不粘手,几下揉好;将油酥皮的材料全部混合在一起揉成光滑面团。揉好的水油皮和油酥皮盖上保鲜膜静置20分钟左右。2、油皮和油酥的面团,均匀都分成10份,油皮的面团容易风干,注意盖上保鲜膜。3、油皮按扁,包裹油酥,每个收口捏严不要漏。4、将包好的饼皮擀成牛舌状,要擀收口那面。卷好的饼皮重复上述步骤,换一个方向擀长,再卷一次。卷好的饼皮盖上保鲜膜。5、取一个饼皮,用筷子中间压一下,两头往中间捏,然后手掌压一下,用擀面杖擀成饼皮。6、紫薯蒸熟。紫薯去皮切半蒸,我用蒸箱高温蒸蒸了15分钟。、蒸熟的紫薯取出碾成泥状,放图炼乳,牛奶,椰蓉,拌匀。牛奶一点点加,看到紫薯能成团,不是很干就行了。7、擀好的饼皮包入一个豆沙馅,收口朝下,轻轻整理一下,做圆的就这样了,做饼可以擀一擀。做的是圆形,涂一层蛋黄液,再撒点芝麻。8、烤盘放入蒸烤箱的中下层,选择180度,30分钟。烤好取出晾网晾凉,香酥得很,非常好吃。
2、吃螃蟹
中秋节前后食用螃蟹是不少地方的传统食俗,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地区更是吃大闸蟹的最好时机,此时大闸蟹最肥美的时节,蟹肉鲜美,民间认为此时吃蟹符合 “不时不食” 的养生理念。
食材:大闸蟹、洋葱、面粉、小葱、姜、盐、白酒、白胡椒粉、椰浆、鱼露、咖喱块
做法:1、大闸蟹2只刷洗干净,揭掉盖子,去除鳃心胃肠,对半切开,加白酒,白胡椒粉和一点点盐拌匀。2、咖喱块2块准备好。3、洋葱半个切丝,小葱切段,姜切片。4、将螃蟹沥干水分,切面蘸上面粉。5、炒锅中倒油,稍微宽一些,七成热时放入螃蟹,翻炒至蟹脚变红,捞出螃蟹沥油。6、锅中留余油,爆香姜片,放入洋葱丝炒出香味,加入高汤或开水煮5分钟,捞出姜片和洋葱丝不用,放入咖喱块,中小火慢慢炒开,调入椰浆和鱼露边煮边搅拌,放入螃蟹翻炒均匀。7、中火煮5分钟左右至咖喱汁粘稠,裹在螃蟹上,撒上小葱段拌匀即可。
3、吃桂花酒
农历八月正值桂花盛开,江南地区常用桂花制作糕点或酿酒,如桂花糕、桂花糖芋苗、桂花酒等,香气浓郁,呼应中秋的节日氛围。用上好米酒酿出的桂花酒,琥珀的酒液飘着几朵小小的桂花,酒质香醇、浓厚,尝之微甜,略带点淡雅的花香。拆封的桂花酒,正应了节,仰望着月中丹桂,闻着阵阵桂香,与家人喝一杯桂花蜜酒,人生乐事之一。
食材:米酒、桂花、枸杞、桂圆、冰糖
做法:1、准备好桂花,以新鲜的金桂为佳,若没有用晒干的桂花亦可。2、准备好枸杞,桂圆。3、将桂花用米酒洗去浮尘等杂物,装入干净干燥的可密封的容器,最好是陶罐或玻璃瓶。4、枸杞用米酒洗净,装入瓶中,桂圆剥壳,留下桂圆肉。将桂圆装入瓶中,加入冰糖,加入米酒,盖上瓶盖,密封保存。5、将其放在避光处,静等30天,将拆封的桂花酒滤出,即可饮用。
二、做一事:赏月祈福
由于民间有 “十五的月亮十六圆” 的传统说法,今年的中秋圆月是在农历八月十六日十一时四十八分,因此,许多人会在八月十六晚特意赏月,认为此时月色更皎洁圆满。人们会聚集在庭院、江边或高处,伴着月光聊天、品茶,寄托对团圆、美满的期盼。
三、忌一事:忌手指月亮
农历八月十六日赏月时,用手指月亮是对月神的不尊重,这是自古就有的习俗,古人认为如果有人用手指指月神,会遭到月神的严厉惩罚,惩罚的方式就是梦中割掉指月神的那支手指。
看风花雪月,品人间美味!感谢阅读峰儿厨房的美食分享,喜欢我的文章,请给予点赞、分享、收藏、关注,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动力!
发布于:山东省成都股票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